全國人大代表張莉:啟動植保立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責任編輯:胡瀟月 來源:中國農資 日期:2023-03-08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錨定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目標,主要內容可概括為守底線、促振興、強保障。其中,守底線即堅決守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強調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確保全國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牧技術推廣總站站長
“植物病蟲疫情是威脅糧食安全、重要農產品生產,以及森林草原植被的重要災害,依法防病治蟲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迫切需要!苯衲陜蓵,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牧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張莉建議全國人大、司法部盡快組織有關部門啟動《植物保護法》立法調研,解決威脅糧食安全和農林生產安全的植物病蟲疫情防控法律制度缺失問題,從法律層面規范植物病蟲疫情監測防控的職責分工,理順部門職能交叉,劃分中央和地方事權,界定政府部門、專業機構和生產主體責任,盡快構建與我國農業大國相適應的植保法律法規體系,為科學防病治蟲,促進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生產穩定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歷史上蝗蟲等生物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新世紀以來,小麥條銹病、赤霉病、水稻‘兩遷’害蟲、稻瘟病、玉米粘蟲等重大病蟲疫情多發重發!睆埨虮硎,重大病蟲疫情的發生,對油料、糖料、棉花、蔬菜、水果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以及森林草原生態環境保護構成重大威脅。未來,我國農作物生產也將面臨遷飛性、流行性、暴發性、檢疫性病蟲疫情暴發頻率加劇、危害加重的威脅。因此,制定《植物保護法》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戰略需要。
一是明確植物保護職責任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以下簡稱《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以下簡稱《森林法》)《生物安全法》等現行法律,結合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森林草原保護等要求,《植物保護法》將明確,糧食、棉花、油料、糖料、果樹、蔬菜、茶葉、蠶桑、中藥材、花卉等農作物以及森林和草原病蟲草鼠害防控防范的職責分工,明確中央和地方事權、部門工作職責、生產經營主體責任義務和公眾行為規范。 二是規范監測預報行為。明確農林病蟲害監測預報對象、信息報告與發布制度、監測網點建設及設施保護、各級農林部門的監測責任、生產經營主體和社會公眾的義務。規范并強化數字化、信息化監測預警新技術的應用。 三是規范植物檢疫行為。明確國內植物及植物產品產地檢疫、調運檢疫、市場檢疫和國外引種檢疫范圍、對象和工作要求,建立植物疫情風險評估和疫區非疫區管理制度,疫情監管處置要求以及生產主體配合的義務。 四是規范預防與控制行為。明確植物病蟲疫情預防控制、防治處置、應急防治和統防統治工作重點內容、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規范植保專業人員、無人機施藥、社會化服務組織和生產主體等防治行為。 五是規范農藥產銷用行為。明確農藥登記、生產、經營、使用和進出口管理制度,規范農藥生產經營企業、使用主體、中介服務和行業管理行為,落實農藥安全使用責任。 六是規范體系隊伍建設要求。明確國家和地方植物保護體系建設要求、植物保護員和植物檢疫官等從業人員資質條件、管理措施、行為規范和工作保護。 七是明確保障監督要求。建立健全植物病蟲疫情監測防治檢疫經費保障、基礎建設、政策扶持和監督管理等制度,規范監督執法行為,明確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