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春節假期將至,正是大棚蔬菜銷售的黃金期,但是近期持續低溫寡照天氣會導致棚內低溫、高濕、寡照,種植的蔬菜長勢變弱、 產量降低、葉片變淡、植株枯萎甚至死亡等現象。給蔬菜生產造成重大損失,那么在冬季如何做好蔬菜大棚的防風和保溫措施,確保蔬菜安全越冬?
一、溫度管理
1、草苫和棉被的管理
冬季對于棚室草苫或保溫被的管理,一般實行“晚揭早蓋”的做法。時間掌握在上午拉開草苫后,以室內溫度不下降為宜,下午在室內溫度降至20℃左右時及時蓋簾,防止夜間熱量散失。
2、多層覆蓋
深冬季節,為了保證棚室溫度,可在棚內加設“二膜”、“三膜”或“四膜”,棚外草苫上必須加蓋“防雨膜”,還可在溫室的前沿或大棚四周加設“圍裙”膜,以減少室內熱量散失,增強保溫效果。
3、人工增溫
人工增溫應根據情況采取適宜方法,并以節能環保為原則。如利用火爐、電爐、電熱風機、熱風爐等補充氣溫;用電熱線、地暖管道等補充地溫。若用熱風爐,以燃料廣泛、可移動者為好。用電熱線的,一般埋設在棚內高畦10-15cm處,在地溫不足10-12℃時通電使用,主要用于喜溫或不耐低溫的瓜類和茄果類。
二、光照管理
1、選用優質棚膜
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透光性高、流滴性好、耐候性強的多功能復合棚膜為好,保證高的透光率和良好的保溫性能。
2、保持棚膜清潔
及時用抹布、拖把等清除棚膜上吸附的灰塵、草苫散落的草屑和膜內霧滴等,以保持棚膜較高的透光率。
3、張掛反光膜
在日光溫室北墻或立柱上張掛反光膜或墻體涂白,以改善北部蔬菜植株的光照條件,提高光合能力。
4、人工補光
連續陰天需進行人工補光,可用白熾燈、鈉燈、碘鎢燈或植物專用生長燈,不同種類蔬菜采用不同光源。使用補光燈時,不是受光面積越大越好,要考慮作物受光是不是均勻,補光燈下面的植株和遠處的受光強度不能相差太多。
三、水肥管理
1、水分管理
深冬季節在前期澆透水的基礎上,一般掌握“五澆五不澆”原則,即“晴天澆水,陰天不澆;午前澆水,午后不澆;澆小水,不大水漫灌;澆溫水,不澆冷水;澆暗水,不澆明水”。如果作物表現缺水時,可選寒流剛過,晴好天氣,采用膜下暗灌澆小水或滴灌的方式澆水,以免降低地溫。
2、肥料管理
深冬季節蔬菜作物生長發育緩慢,需肥少。若追肥,應以生物菌肥為主,盡量少追化肥。需追化肥時,最好配合滴灌施入,實行水肥一體化管理。還可選晴朗天氣,配合噴防病抗逆藥劑(可適當噴施氨基酸鈣肥或瑪斯肽,調控植株生長,提高植株抗性)。待冬末初春天氣轉暖后,再適當增加澆水和施肥次數。
四、天氣應對
1、寒潮降溫天氣的管理
設施蔬菜在遭遇嚴寒時,可采取以下應急措施:一是采取加膜、加草苫、棉被等辦法,多層覆蓋保溫;二是減少通風時間,保持溫度;三是采用多種增溫設施人工增溫,以專用補溫燈為好,爐火加溫的排煙管要密封嚴密,防止煙霧泄漏造成蔬菜受害。
2、大風天氣的管理
一是大風來臨前,最好用加布套的壓膜繩或鐵絲在拱桿間壓緊,并防止壓膜繩磨破薄膜;二是白天風大時關閉通風口,并適當增加壓膜線,拉緊綁好,固膜防風;三是夜間若有大風,除把草苫和防雨膜蓋好外,應在其上按東西橫向壓兩根鐵絲或壓膜繩,固定棚膜,防止夜間大風掀棚。
3、降雪天氣的管理
提前在溫室后屋面頂部和墻體外斜面覆蓋塑料薄膜或石棉瓦等防雨雪設施,確保墻體不受損壞。遇到大雪時增加立柱,加固棚體,增強抗壓能力,防止棚體坍塌。及時清理棚上的積雪和棚室兩邊的積雪,防止融化時吸收大量熱量而降低棚內溫度。清除積雪時應盡量避免損傷棚膜。雪停后,適時揭去草苫等覆蓋物使秧苗見光。連續陰雪天氣后驟然轉晴,應先間隔“揭花簾”,并注意觀察秧苗變化,發現萎蔫,立即回簾,恢復后再揭開,如此反復2-3天,即可轉入正常管理。
4、霧霾及低溫寡照天氣的管理
霧霾天氣和連陰天氣,易造成光照不足,極易誘發病蟲害的暴發和流行。應對措施:
1)盡量爭取散射光,只要氣溫不是很低一定要揭開草苫見光,不可捂簾;
2)及時清掃或沖洗棚膜上的塵土和草渣,增加薄膜的透光率,及時整枝打杈去老葉;
3)補光補溫燈可同時開啟,張掛反光幕,增加北部光照,人工增溫補光;
4)減少或停止澆水追肥,避免作物漚根;
5)瓜果及時采摘,減少營養消耗,并適當噴施功能性葉面肥(如魚蛋白或普羅邁斯),促進葉綠素的合成,增加細胞的穩定性,增強植株的抗逆性;
6)選用煙霧劑或粉塵劑,控濕防病。
棚菜受凍后的補救措施
一、緩慢升溫
不能立即閉棚升溫,避免因溫度急速上升而使蔬菜受凍組織壞死;
二、人工噴水
增加棚內空氣濕度,穩定棚溫,抑制受凍組織失水,促進組織吸水;
三、摘除受凍葉、果
及時剪去受凍的莖葉和果實,以免組織發霉病變,引發病害;
四、是追施速效肥料
可用復硝酚鈉+尿素+磷酸二氫鉀或其他葉面肥進行葉面噴施;
五、加強管理 防治病害
及時噴灑一些保護劑和藥劑,防病治蟲。